现在时间是:2020-9-9 16:50:38 |
天气: |
||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详情 青城山风景区位于西南,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AAAA旅游景区,距成都市区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 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景区大门前坐索道上阁,再上山是上清宫,老君阁,走是景区外有宫养生院,白云观,玉清宫景区,但宫、白云观、玉清宫都不是在景区内。 8:00-17:00(3月2日-11月30 日)8:00-18:00(12月1日-3月1日) 青城山古名天仓山。唐开元十八年(730)更为现名。相传轩辕黄帝遍历五岳,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故又名为丈人山。名为青城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青城山林木青翠,终年常绿,诸峰环绕,状若城廓。故为“青城”山。[1]另一种是青城山原名为“清城山”,因古代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故名“清城”,唐代时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和在山上发生地盘之争,官司打到那儿,唐玄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此据并非传说,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 8月12日晚8时59分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微博:经景区综合安全评估,都江堰景区、青城前山景区、青城后山景区于8月13日起恢复,为游客安全,景区对部分风险区域实施管制限入。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青城山因其四季常青,满目青翠,诸峰环峙,状若城廓而得名,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源。 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廓;林深树密,四季常绿;丹梯千级,曲径通幽。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为“第五洞天”,完好保存有数十座宫观,珍藏大量文物和名家手迹。 属羊的今年多大 可以说,青城山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博物馆”。青城山后山景区更有神秘的洞、大蜀王遗迹、遍布山中的飞瀑渊潭、曲桥栈道、颇具原始野趣。青城山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故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青城山是中国的重要发祥地,属于名山。全山的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10余座。 建福宫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采用按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传统手法,并依据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各种建筑。建筑装饰上也反映了追求吉祥、长寿和升仙的思想。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建筑而成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和隐居之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的珍贵“墨宝”,为这座名山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特别是为数众多的楹联,不但赞美了青城山的美丽,还了思想、经典,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以及对国家兴衰、民生的关注。 青城山风景区主要植被类型有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根据青城山样地调查资料、野外线踏勘记录的植类及《中国都江堰市植物名录》中所记载的青城山植物,初步估计植物346种,其中蕨类植物51种,隶属于26属l6科,种子植物295种,隶属于192属90科。其中裸子植物7种6计青城山约有维管属5科;双子叶植物252种169属77科;单子叶植物36种22属8科。植物区系有明显从带向温带过渡的。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中国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青城山遂成为的发祥地,被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宫观。珍藏着大量古迹文物和近代名家手迹。可以说,青城山是一座纵横千百年的活的“博物馆”。 张道陵,原名张陵,客居四川,学道于鹤鸣山中,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根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教,奉为,以《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被后世尊为天师,道名为张道陵。传说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代以后,山中渐盛,极盛时有道观70余处,胜景108处。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 至唐末,著名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青城山所传属于。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方法。 住山,自然对宫观的,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逃散,直到清朝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现青城山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 主要景点:建福宫、天师洞、掷笔槽、访宁桥、祖师殿、上清宫、老君阁、宫宫养生院)、玉清宫、月城湖金鞭岩、水晶深洞、泰安寺、金娃娃沱(三潭雾泉)、龙隐峡栈道、又一村白云万佛洞、洞、白云古寺、白云古寨、双泉水帘、翠映湖、百丈长桥等。 建福宫在青城山麓丈人峰下,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处。原名丈人祠,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始建,祀奉宁封子。宋淳熙二年(1175年)赐名会庆建福宫,简称现名,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1951年后屡有培修,焕然一新。后殿悬挂一幅长联,共394字,为全国第三长联。右则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遗迹。旁有鬼城山,传为岷山真人鬼谷子(即蜀中八仙之首容成公,传为黄帝师)隐居处。 天师洞是四川省著名宫观,又是全国重点宫观和青城山协会所在地,也称古常道观。天师洞位于青城山半腰。初名延庆观,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始建,唐改称常道观。观后天师洞传为张道陵处。唐孙思邈、杜光庭相继来此。现存建筑是清康熙年间由住持陈清觉主持重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青龙殿、白虎殿、三清大殿、古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洞府等,是青城山最大宫观。三清殿为主殿,一楼一底,楼上为无极殿,楼下殿内有须弥座彩塑三清造像,殿正中悬挂康熙手书“丹台碧洞”匾额。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刻造像各一尊,通高90厘米,唐朝开元十一年(723年)刻。神座前立有“大唐开元神武揽书”碑,碑本四面刻文,正面刻“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手诏”,碑阴刻益州长史张敬忠的上表,该碑记载了唐代佛、道之争:开元初飞赴寺僧夺常道观为寺,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下诏观还一事。内有一棵千年银杏,传为东汉张道陵植。天师洞同有石刻张天师像及清代续塑的30代天师张继先像,观周围还有降魔石、掷笔槽等遗迹。 上清宫是青城山最高的道观。晋代始建,后废,唐玄时重建,五代王衍时再建,明末毁。现存观宇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至年间陆续重建。大殿祭祀三清。还有传为麻姑浴丹处的麻姑池、鸳鸯井,有刻板《经》全文等珍贵文物。宫左玉皇坪据说是前蜀王衍行宫所在地。 后山金骊索道(往返):单程30元/人,双程55元/ 人 线:飞泉坊→(乘坐索道)→石笋堂; 后山白云索道(往返):单程35元/人,双程60元/人 线:又一村→(乘坐索道)→白云寺; 成都茶店子客运站和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成都旅游集散中心)每天有发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旅游专线分钟一班,茶店子汽车客运站还有往返青城后山的班车。 成都已开通到青城山的动车,成都至都江堰铁(成灌铁)每日开行15对动车,其中前往青城山的动车运行时间最快半个小时,最慢也只需要50分钟。票价方面成都至都江堰、成都至青城山为15元,到达青城山站后,下车坐101可以直接到达景区(青城山前山),有一两公里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