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19-11-4 7:02:06 |
天气: |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赋予了灯塔大米优良品质,悠久的稻作历史孕育了灯塔大米成熟完善的种植技术。目前,水稻种植面积33万亩,其中绿色水稻占比达到9成,开创了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田养蟹、沼液灌溉等多种生态循环种植方式。水稻生产已逐渐进入绿色标准化、精品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 近年来,灯塔市委、市积极推进水稻供给侧结构性,依托小小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及万亩高标准农田、万亩精品绿色水稻等项目的实施,积极调整水稻种植结构,提高绿色水稻占比,注重品牌创建和品质提升;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灯塔灌区、浑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连续出台惠农政策,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共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超过100家。 今年4月,灯塔市成立优质稻米生产协会,将117家水稻种植户拧成“一股绳”,从而在农资、技术、产品质量标准、品牌推广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管理。6月,灯塔大米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进一步提升了灯塔大米的品牌影响力。目前灯塔已经成为益海嘉里集团、中粮集团大米原粮供应、全省乃至东北地区优质稻米供应。 秋日暖阳里,一望无垠的田野被成熟的稻穗镀上一层金黄。随着收割机隆隆的声响,提车选日子黄灿灿的稻粒开始归仓。又是一个丰收年。 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灯塔水稻种植技术已经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等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愈加普遍。绿色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提高,全市正朝着东北绿色水稻第一县的目标迈进。 在秋收季到来之前,记者来到灯塔市大河南镇新光村的水稻种植区,一幅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的画面彻底了对水稻田的既有印象。 这片300亩左右的有机水稻田,暗藏着不少“名堂”。每天傍晚,伴随着欢快的歌声,一群黑乎乎的小家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摇摇摆摆下班回家。 这群小家伙是“稻田鸭”,是合作社的稻田里不可缺少的“”。据合作社的负责人介绍,稻田养鸭是生产有机稻米的一项重要技术。鸭子可以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它们的活动可刺激水稻生长,鸭的粪便还可作为有机肥料。利用稻鸭之间相互共生的关系不仅产出了有机的稻米和鸭肉,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农药残留,产生边用边养效应,培肥了地力。 在种植过程中,合作社通过增施有机肥,利用太阳能杀虫灯进行物理防虫,通过人工喷洒硒元素,生产出绿色、有机、无污染、无公害的富硒鸭田大米。 据新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介绍,稻鸭共作生产的鸭子,肉质鲜美,大米经过加工后每公斤的售价在10元左右,是普通大米的三倍,采用稻鸭共作生产技术能使农户每亩地的效益增加300元左右。 灯塔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据辽阳市市志记载,从光绪六年(1880年)起,在辽阳境内的连达河、灯塔的细河、辽阳寒岭的兰河两岸就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灯塔地域主要集中在葠窝水库周边低洼地带的鸡冠山乡,种植品种有“辽阳青”、“大肚白”,米质优良,为朝廷贡品。 悠久的种植历史不仅赋予了灯塔大米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体现出这一方水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与辽粳系列优质品种完美结合,造就了灯塔大米的优良品质。一代又一代的稻农遵循着先辈的传统,用勤恳、传承着这里的稻作文化,让灯塔大米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