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18-7-24 0:03:36
天气: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旅游攻略 > 正文

茶马古道旅游攻略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5-8-13 20:03:03 人气: 标签:四川古镇旅游攻略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川藏茶马古道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全长近四千余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望鱼古镇:远方的幽静故乡

  第一次知道望鱼古镇,是在央视《国家地理论坛》的“雨都雅安”专集,作者以细腻的摄影手法将望鱼的古老、乡趣展示得极富感染力。从此望鱼便成为心头挥之不去的远方。

  望鱼古镇是昔日茶马古道进出成都的重要驿站。因为主要建筑坐落在一突兀于山腰的巨石上,巨石形似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

  古镇很小,小得一支烟的功夫便可从头走到尾。街道两侧都是极为平常的百姓家的房子,清一色的老式木结构吊脚楼、小青瓦木板房,房屋全都是木制的,见不到沙石和土墙,除了墙基外也甚少用石料,屋顶一律是黑色的瓦片。同所有的古村一样,细节的精美无处不在,木制的窗花都是各种的动物,用作支撑梁柱的石礅有四面的,有八面的,每一面都雕刻如饰品。

  雨城气候多雨潮湿,岁月的痕迹连同那些青苔布满了各个小巷,幽暗的绿色占据着视野。青石铺就的老街和已经倾斜了的房梁,都静默地守护着古镇的历史。石板上,先民脚步踏出的凹槽和挂在房檐下的草鞋,把古镇的艰辛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小小的望鱼古镇,是一段正在消失的历史碎片,那些挂在房檐的大红灯笼显得十分矫情,无法古镇的。静静地走进古镇,呼吸来自山野的气息,这一段小小的碎片,也许会波澜不惊地让你想起远方的故乡……

  沙溪古镇:行走在古老的集市上

  沙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也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商贸交易集市。

  也许是对沙溪情有独钟,唐代以后,与沙溪坝一山之隔,位于沙溪西部的弥沙发掘了盐井,古称傍弥潜井,沙溪是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古镇的贸易也随之加入新的内容——盐。盐井的开采,为沙溪的发展推波助澜,古镇作为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一跃成为茶马古道的盐都,成为、滇西北地区的食盐供给的集散地。沙溪的鼎盛繁荣就这样来了。

  当小镇酣梦似醒未醒的时分,我轻轻地溜出了客栈的大门,双脚悄然踱入寺登街的阡陌巷道。我仿佛望见,几百年前,这条街道上一定拥挤着无数的商贩,他们热情地与顾客交涉,在街边吆喝又或者安静地拾缀货物。

  忽然间,一阵扑面而至的寒风从脸上刮过,蓦然惊醒,原来时光正尽情地着身后这座极边之城的荒凉。破败的房屋、残落的土墙、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条。我下意识地竖了竖风衣的领子,迅速将围脖缠上一圈,耳畔竟然响起亘古的马帮声音,只一瞬间便随着风儿消失殆尽。那一刻,我投入的情意远比马蹄的声音还要悠远;一个人,独自站在古戏,伸着冷冷的指尖,触摸这条千年的古道,感受脚下的小石子彼此依着偎着,石与石之间私语着这里的繁华没落和沧海桑田。

  与丽江、大理相比,它现在是小了许多,更落后了许多,但它比束河更为单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存在,丝毫不逊色于茶马古道上的其他遗迹!

  束河古镇:描摹自然本色

  束河镇在纳西古语中称“绍坞”,又叫龙泉村,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走在束河街上,眼前之景与我想象的有些不同,不宽的石板倒也青幽古朴,但小街道两侧的房屋虽然是当地的老式建筑,一眼看去却全是商铺,有些还挂上了稀疏的红色灯笼。

  由于是上午,游人并不太多,店主们也懒散地闲坐在铺子里发呆或做着自己的事情。据说束河古镇有八景,即烟柳平桥、夜市萤火、龙门望月、雪山倒映、断碑敲音、鱼水亲人、西山红叶、石莲夜话。

  前行便是束河镇的四方街广场,周边店铺黑红色的木板门面,油漆斑驳脱落。清清的水溪盘旋围绕,斜斜的五条道通向各个方向。这里曾经是丽江的皮毛交易的集散之地。脚底下被人和牲口踩磨得滑溜溜的石板块,影射着昔日的繁华。古代,由于广场夜市人来人往、灯影憧憧,形成了一道风景,所以也被诗意地称为“夜市萤火”。街旁小吃摊主对我热情指:这一条是通往新村的,那儿都是镇上人盖的新房子,你们不想看吧?那就往上走,到了山根脚下,才是古屋啦。踏上昔年木氏土司设计的石砌青龙古桥(烟柳平桥),放眼相望,只见青石灰瓦民的纳西风格民舍,筑于青龙河水波之中。恍然间,不觉忘却这是在海拔两千四百多米的云贵高原,而似是置身于俏雅江南的鱼米水乡。

  沿溪向北而行,就看到龙泉山下古树参天,水流源头,一池日夜涌泉的晶莹碧水,汇成了九鼎龙潭(龙泉湖)。远处,玉龙雪山倒映其中(雪山倒映),清亮潭水中,鱼儿成群漫舞游弋(鱼水亲人),小湖旁便是“北泉寺”。据说潭旁矗立着一块半截古碑,用石块敲击便可以发出清脆的音响,所以称之为“断碑敲音”,但我没有找到。龙潭上端建有一座,名叫“三圣宫”,着皮匠祖师孙膑,足见当年皮毛加工贸易产业之兴盛。东楼楼基直接入水,几面都有回廊,供游人凭栏远眺(龙门望月)。但院子里却是荒草凄凄,似乎并没有什么人专门照料管理。转眼远望,西山上的片片漆树已经泛红,令人赏目,那就是“西山红叶”一景。

  往上走为聚宝山,我则顺着山边道向西南游览。沿途是趋于古朴的原生态自然旧貌:高低不平的石板道或窄窄的碎石混土,经年历久的木椽农舍,绿草野花在屋边墙角蓬蓬而生,旁农家菜田被南瓜秧、辣椒枝、青菜叶切割得片片畦畦,三五芦花草鸡悠闲踱步啄食,出一派纳西田园牧歌的生活实貌,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和顺古镇:凝固的建筑之美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就走进了和顺古镇了。进入和顺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迷宫。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栉比鳞次,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

  和顺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涛声阵阵。600多年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和顺,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交融的窗口。

  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这里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到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寻觅到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寸氏祠的南亚风格大门、艾思奇故居的欧式窗户、“弯楼子”民居的英国铁艺,都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这样的云南古民居珠联璧合地融为一体。

  洗衣亭、大月台、总大门等古建筑在全国古镇中独具特色。八大祠保存完好,族谱和族活动流传至今。七大,佛、道、儒共存。这里所有的道、墙基院落都用火山石镶砌而成,古朴典雅。从古至今和顺民风谦恭礼让,古朴儒雅,地方风味饮食“三滴水”、“头脑”更是堪称一绝。

  当地朋友介绍说,这里曾是马帮重镇,过去的交通工具主要靠马,人们为了生活,既要用马驮运货物到远方做生意,又要抵御抢劫,久而久之,形成了马帮。看着镇内保存完好的马帮古迹,我仿佛感受到几百年前一队马帮骑着马、挎着刀、驮着货即将出发的壮观场景……

  盐井古镇:白色王国的神圣

  地处芒康县和云南德钦县接壤之地的盐井古镇,是茶马古道进入的第一站。盐井盐田这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

  盐井山高谷深,沿江两岸三叠纪红色砂砾层出露有盐泉,将盐泉水提至盐田,经3~5天盐水自然蒸发,析出盐分,即为“藏巴盐”。盐业是盐井乡的主要经济来源,井口和盐田全分布在境内澜沧江两岸。盐井在纳西族和藏族的历史上,是个围绕着盐而产生许多战事纠葛的神秘之地。

  到盐井古镇最先看的自然是盐井,我一大早就到澜沧江江边去看盐田。当地的纳西族女子,用长圆形木桶从江边的盐井内将盐水一桶桶背出,然后爬上来,倒于一块块晒盐田之中。一两天后,井盐便在峡谷阳光的暴晒和强风的吹拂下,成为固体状盐。

  据当地人介绍,过去“茶马互市”只能有3个过道,盐井即其中之一。盐井是商品集散地,周边18个地方的人都来此地做买卖。芒康有18个头人到这里买盐,运到拉萨。巴塘、理塘的人过去要从盐井经过去拉萨。现在每天还有来自察瓦弄的大群马帮到此买货,每次来的马匹约100多匹。

  察瓦弄属于察隅县,位于云南、、缅甸、印度三角交叉地带,是“茶马古道”上著名的马帮繁盛之地,至今马帮仍然十分兴旺。如今的盐井,纳西族、藏族以及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东巴教、藏传佛教和和平共处,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汇聚的福地。

  在整个,只有盐井乡才有一个天主。19世纪以来,国家的不少传教士竭力试图在,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盐井是唯一的例外。

  当地藏民既有的,也有藏传佛教的。历史上,这两个教在这里曾经发生血与火的冲突。如今,两教早就握手言欢,和谐共存,和的智慧和慈悲的,在这个横断山的深山小镇里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亮点。

  我此行去拜访了位于上盐井村的,这个的全名为“圣母敬教之佑堂”。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传入后随俗施教的风格,的建筑从其形式到内容类似于藏传佛教的佛殿或经堂。里面的装式也有不少藏文化的痕迹,如神像的藏族唐卡画形式、神像边的哈达围饰等;圣经也是用藏文写的。

  丽江古镇:倾听水与城的对话

  我曾到过不少名城古镇,当我真正走进云南的丽江古镇,感受着它的古老、神奇和浪漫,我被彻底震憾和倾倒。

  走进丽江古城,最开始撞入视线的是一座高大的、红色的,雕有东巴教故事的城堡。从圆木搭成的城门进入,街道依山顺水而建,古朴自然,带着水乡温婉的样貌和山城刚毅的气质,无声中透露出融合了多民族建筑的从容气魄。丽江已经建城800多年了,经历过若干战争和自然灾害的与,但古城顽强生命力使它坚守着并重新焕发出生机。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代表,它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广场,旧时滇西的贸易与商业在这里经历了辉煌和没落。我踏上光洁莹润的五花石,开始一段感受古镇浪漫的旅程。街道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和人家,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与汉族的许多古城一样,以青砖小瓦建成,雕梁画栋,飞檐翘角。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古城的每个街道中间都有一条青石砌成的河渠,纵横交错,像用幽幽渠水编织的绸缎。渠道两边是碧绿的垂柳,柔细的枝条,随风起舞,使古城更加阿娜多姿。山上的泉水汇聚到黑龙潭,再源源地流到沿街的渠道,细细密密地数不清楚。在渠道落差大的地方,还建有多个人工瀑布,水坠在石上,开出一朵朵小白花。

  在丽江,河渠不仅可以供给古城居民满足生活用水,还可以为这座热带高原之城带来了湿润和凉爽。

  丽江古城堪称是一座桥都。其中,建于明朝的大石桥为众桥之首,大石桥又叫映雪桥站,因为白日里站在桥上看河水,可以望见玉龙雪山绝美的倒影,水映雪山,清冷而高贵。桥下潺潺的流水,水边风吹杨柳垂丝,而柳下小桥轻盈,如此景色,岁月无声。如丽江清婉柔软的名字一般,古城也带着这样和美动人的气质。

  十月的高原,丽江古城的街道边、柳树下、河岸上,散落着无数游人欣喜而满足的感叹。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