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18-7-24 0:29:32
天气: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四川特色 > 正文

竹文化元素:当虫虫歌遇上四川竹琴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4-3 2:00:11 人气: 标签:能代表四川的元素

  《竹宴》助理编导甘清容告诉记者, 《竹宴》一直还在不停升级打造,包括舞台服装设计、音乐编排等,同时,还计划让《竹宴》走进校园,通过改编为学生喜爱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这是宜宾长宁县传统竹琴曲艺节目——《竹宴》的一句歌词。3月13日,长宁县文化馆馆长、《竹宴》主创人员之一张元杰告诉记者,春节前《竹宴》受邀参加了全省巡回惠民演出,最近,他们正积极筹备新的演出。

  原创曲艺节目《竹宴》,将传统曲艺四川竹琴和川南地区传统民谣“苏济川虫虫歌”相结合,融入当地特色竹文化元素,去年还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竹笋冒尖,细声唱鲜美,竹荪登台,长裙舞翩跹……”餐桌上的道道食材融入唱词中,听着就让人垂涎。

  著名的蜀南竹海位于长宁、江安两县交界之处。2016年,长宁县文化馆提出以当地特色全竹宴为节目主题,以四川传统曲艺竹琴为表演形式,以川南传统民谣“苏济川虫虫歌”为创作载体创作一台节目。

  “苏济川虫虫歌”是主要流行于四川宜宾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歌谣,由清末民初长宁秀才苏济川所搜集、整理,内容涉及飞禽走兽、虫鱼牲畜,强调格律和韵脚,可吟可诵,入选了全省首批非遗名录。

  张元杰告诉记者,在《竹宴》创作之初,文化馆的业务们还产生了不少分歧,后来确定在保持非遗原生态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和突破,用贴近现代观众又接地气的方式来表现。“一方面我们在《竹宴》唱词中加入了本土的民俗文化、竹文化和饮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还将长宁历史文化变迁、城市风貌变化、交通区位优势等内容都融入进去。”张元杰说。在表演形式上,节目加入了现代舞台表演,通过演员的舞台展现,更加凸显“竹文化”的主题元素。

  据张元杰介绍,节目从开演至今已演出近150场,有近2万多人次观看。去年8月开始,当地文化部门还尝试在原有7分钟曲艺节目基础上,加入四川茶文化、酒文化等,将《竹宴》延展成为20分钟的小型舞台情景剧,投入到蜀南竹海演出,反响火爆。

  《竹宴》以男女两人竹琴演奏领唱、16名少女辅助演奏、童声旁白颂唱共同完成,唱腔优美、韵味十足。编排完成后,多次参加省级以及国家级各类文艺演出活动。

  让张元杰骄傲的是,这台节目的演员,大多不是专业演员,而是当地的基层文艺爱好者,但他们与专业团体同台竞技时,丝毫不逊色。去年上半年,他们还代表四川参加在河南省周口市举办的第八届中原古韵—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

  男领唱阮思源,是当地一名年轻的乡镇音乐老师,因嗓音不错,在当地小有名气,被招募进《竹宴》担任主唱。阮思源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竹琴,“我跟着专业老师学习了一两个月,手上磨起了茧子,才算入了门。”阮思源说,在演唱上也挑战很大,原本学习声乐的他刚看到《竹宴》谱子时头都晕了,不知道该怎么用曲艺唱腔把简谱给唱出来。“后来跟着本地一位虫虫歌的传承人学习,一句一句慢慢体会。”

  “比如有一句唱词‘竹笋冒尖’,就不能平铺直叙,要带着竹笋破土而出的画面感,用唱腔的轻重缓急和平仄带给观众完整的意境。”如今,谈起《竹宴》,阮思源已经颇有体会,在演唱时使用四川方言,要唱出一种家乡的自豪感,才能带动观众的情感。

  《竹宴》助理编导甘清容告诉记者,《竹宴》一直还在不停升级打造,包括舞台服装设计、音乐编排等,同时,还计划让《竹宴》走进校园,通过改编为学生喜爱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