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018-7-24 0:11:21 |
天气: |
||
李灿本报记者兰楠文/图 法治文化是在社会法治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推进法治中国和法治四川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支撑和推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四川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将“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作为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五大原则之一,要求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2011年至2015年,是“六五”普法开展的五年,是我省建设法治四川的五年,也是我省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与推广,完善公共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设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传播活动,法治文化品牌打造初显成效。 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流动式阵地显奇效 巴中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居住在巴州区,每天要坐公交早班车到恩阳区上班,下班后又从恩阳区坐公交回巴州区。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恩阳区是2013年1月才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区,随着新区建设加快,大量公司企业出现,而员工大多居住在巴中的老城区。 针对这些特殊的“早班车”乘客,恩阳区创新开办“法制早班车”节目。“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传播法治文化。‘法制早班车’携法与您同行……”2013年12月4日早晨,“法制早班车”首期节目在城区公交车上开播。精彩曲折的法治故事、深入浅出的法律解读、生动幽默的动漫设计,让乘客乐在其中,学在路上。“法制早班车”开播一年多来,累计播放近10万分钟,受益群众达100万余人次。 这只是我省众多流动式法治文化阵地之一。无独有偶,内江也开展了“公交普法万里行”活动,内江市交通运输局以全市的班线客车、出租汽车、城市公交车、客运站、公交站台等公路交通车辆和设施为载体,采用张贴宣传标语、播放宣传图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公交普法万里行”法治宣传活动。目前,内江市有700辆出租汽车和210台客运车辆在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在后挡风玻璃上张贴宣传标语。 固定法治文化设施很贴心 “我们不仅休闲有了新去处,而且在散步时还可以看看法治典故,教育孩子学习‘二十四孝’的故事,真的很不错……”漫步在“九寨沟县法治文化长廊”的群众李勇如是说,他带着他六岁大的孙子,在法治文化长廊前看得有滋有味。 日前,九寨沟县在县城河边的景观休闲地带开辟了“九寨沟县法治文化长廊”。长廊占地约10000余平方米,50米的法治文化墙以古书形式打造,成为一个集教育、艺术、休闲为一体的永久性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法治文化长廊建成后,引来众多晚饭后散步的群众学习观摩。 不仅在九寨沟县,全省各地都加强了固定法治宣传栏和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法治文化设施的建设。成都市先后建成包括民生工程项目在内的各类法治文化设施4839处,建设面积达207万平方米。德阳市在各类学校设立法律图书室(角)400个,开辟法治专栏890个。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还依托监狱、戒毒所等设立了一批法治教育基地。 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设立法治宣传栏34070个,启动建设法治公园113个,启动建设法治广场243个,启动法治长廊417个,启动建设法治文化景点183个,建立法纪教育基地338个,青少年教育法制基地433个,学校设立法律图书室(角)17416个,开辟法治专栏17736个,在医院、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建立法治宣传栏、电子显示屏19669个。 繁荣法治文化作品创作 普法读物分门别类 法治文化作品是法治文化实践的重要成果和传播法治理念的重要载体。2014年,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编印发放普法读物、普法光碟等400多万册(件)。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法治文艺作品和文化用品。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和《四川省“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的主要内容,分门别类组织编制发放法律进学校、进机关、进寺庙、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的各类普法读物、普法光碟和普法宣传用品。省司法厅组织专业力量,分门别类编写了适合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机关干部、藏区群众使用的全省通用普法读物,基本形成门类齐全、方便实用、通俗易懂的普法读物体系。 凉山州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把习惯法与成文法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彝族习惯法等文明成果,编印成彝汉“双语”普法教材。甘孜州针对信教群众和僧尼的不同需求,分类编写编印寺庙普法读物和农牧民群众普法读物100多种30多万册,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不断提高法治意识。 文艺作品丰富多彩 “我们上台把竹板打,说说人民调解法,调解法作用大,化解民事纠纷全靠它……”这是眉山市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表演的法治音乐快板《人民调解进万家》。“六五”普法以来,眉山市精心打造了一批法治艺术团,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就是其中之一。 从德阳到眉山来打工的路桥工人王绍海,在工地上观看了艺术团的法治演出后说:“我们修建的高速公路要经过东坡区几个乡镇,路修到哪里,哪里就能看见艺术团的法治节目。” 广安市则把农家曲艺文化、红色文化、剧团文化与法治文化进行“嫁接”,精心创作地方剧《毒之害》、灯戏《嫁妈》、小品《调解换回合家欢》等系列法治文艺作品。广元市以歌舞剧、小品、方言剧、音乐快板、歌曲、川剧、脱口秀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制作出《赌博搞不得》、《都是酒驾惹的货》、《自食其果》、《变脸》、《阳光路上》、《盛世欢歌》等一批法治文艺节目。 我省还举办了首届“平安与法治”四川政法系统微电影、公益广告、动画创作大赛,全省各级政法系统积极创作推荐96件参赛作品中,47件作品进入决赛。动画《校园法制小先锋》、公益广告《我们的爸爸》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告别单身》、《佳楠的婚事》、《情满青川》等均被评为微电影组一等奖。 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法 “廉洁,就是不应得的钱财,千万不要伸手。廉洁,就是……”这是甘孜州雅江县举办的一场全县近三千余师生参与的法治演讲比赛。活动经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历史一个月。 而成都市每年都组织开展“我最喜爱普法员”“文明守法好市民”、法治书画大赛等各类法治文化评选活动。泸州市大力实施全市“法治电影工程”,2014年组织播放《迷信害人》、《突发事件》、《人命关天》、《悲剧发生以后》、《雨中的树》等优秀法治影片2015场,逾10万人次观看。绵阳市充分利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点,广泛开展宣传周、宣传月和“法律走基层”、“送法下乡”、“送法入户”等活动。 据了解,全省各地充分利用法治宣传栏、法纪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景点,组织开展经常性法治文化活动。2014年,全省开展警示教育2298次,参加人数11.32万人。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3900支,开展活动46912次,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放映法治电影71436场次。 打造四川法治文化品牌 法治文化品牌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具有引导和示范的重要作用。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各地都在着力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内江市资中县立足县情实际,在夯实传统普法方式方法的基础上,狠抓普法载体创新,借助木偶剧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独特优势,采取政府采购木偶戏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免费开展巡回演出活动。在文艺创作及演出中,致力于将“六五”普法工作和依法治县有关知识融入演出节目中,让文艺搭台、法治唱戏,着力打造资中文化名城木偶艺术法治品牌,法治文化与木偶文化相融共生。 成都市温江区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挖掘文化底蕴,依托国色天乡三期陆地公园丰厚的旅游资源及其周边辐射影响力,打造成为一个大型法治文化设施民生工程项目—国色天乡·法治文化主题乐园,是国内首家以法治文化为主题、集互动性、体验性为一体的乐园。它以其特有的时代主题、地域特色,成为成都市法治文化精品建设的新地标和新平台。 作者:兰楠 (来源:兰楠文/图) 推荐: |